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其钧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观点】王其钧为《户部山》一书写跋

2016-03-21 12:18:53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王其钧
A-A+

  第一次感觉应作者之邀为其着述写一篇《跋》是件不轻松的事。

  2009年我在徐州举办个人画展期间,受时任市委书记徐鸣的委托,去徐州户部山民居修复现场进行一些专项论证,顺便看了民居的修复进展情况。我记得那时施工队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复崔家大院,在修缮现场与刘玉芝女士相识。刘女士陪同我在工地参观,并一路讲解户部山民居的特点。她对徐州历史和那些民居主人的家族史的熟悉程度让我印象深刻。交谈中得知她已经沉浸到对户部山民居的研究之中,且正在撰写《户部山》一书时,十分为她高兴。由于我自己也研究古民居的缘故,所以我知道这是一项艰辛甚至寂寞的工作。譬如,为了得到第一手资料,需要常年外出进行实地调查;记录下与当地居民及屋主后代的交谈;摘录当地文史资料等大量繁杂的工作。尽管在调研过程中能感受到古民居的美与意蕴,但这种精神享受远不是普通人眼中那么的闲情逸致,因此真正能静下心来研究民居的人就少了。

  这次,刘玉芝女士把她即将付印的着述《户部山》一书的电子文档交给我读,并邀我写一篇《跋》。看到眼前如此详实细致的史料、测绘图和资料分析,刘玉芝女士十多年来为整理户部山的历史文献资料孜孜以求、潜心研究所付出的大量精力跃然眼前。我在为她这本全面论述户部山历史文化的文史专着即将付梓的兴奋之余,也被她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打动。

  徐州是我的出生地,也是我度过童年和青春时代的地方。但是刘玉芝女士在《户部山》一书中介绍的民居,我在徐州生活时并不得机会见过。

  我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出生的人。在小时候的记忆里,徐州的传统民居保留得较为完好。我家那时住在永康路南端东侧旧城墙之上,在老东门附近。那里的贫苦人家较多,因此建筑的材料多为土墙加草顶,很多民居还具有乡间农舍的感觉,屋子周边有不少闲地种着菜。由于徐州当时没有什么工业,我的许多邻居从事的职业大多是传统行业:摊煎饼、做木桶、拉大板车、修鞋、理发等。从事最现代化职业的一位邻居是扬州人,在大同街的一家店铺修理缝纫机。相比前面所提到的职业,在我眼里这绝对是当时科技含量最高的工作了。

  我父亲是银行职员,我们家是租的房管所的公房。这是一处抗战时期曾经被日本人改造过的老房子。虽是小青瓦的房顶,但围合结构是土墙,加上室内地面是很旧的地板,因此下面老鼠很多。尽管如此,我们家居住条件依旧被那些室内是泥土地面、茅草屋顶的邻居们羡慕着。那时居住条件的简陋,让我至今记忆深刻。

  也正因为如此,当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读书时,随着学校“开门办学”去了苏州郊区及太湖周边地区写生,有机会看到了中国当时最富庶的鱼米之乡的传统民居时,立即就被其极富想象力的空间形式和细致的施工所吸引。这也成为我进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学习后开始自己的民居调研活动的肇因。在随后的日子里,我的民居调查足迹遍及全国。

  但是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其它地区的民居之后,却对自己生活过的徐州的传统民居越发提不起研究的兴趣。这种情绪一直延续到我多次被邀请参加户部山的实地考察后才开始出现转变。我开始意识到,徐州的民居不都是破旧而没有特色的,它也有精彩的传统民居建筑。除了户部山,像彭城路、中枢街、少华街一带,都有一些建筑质量很高的传统民居,只是这些好的老房子分布较疏散,没有形成户部山那样大的聚居规模。不过,意识归意识,我对自己家乡的民居依旧没有深入地研究过,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受邀为这部书写《跋》感到不轻松的原因所在。

  刘玉芝女士则不同,她是真正对这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的人。她在《户部山》一书中,不但概述了户部山的历史文化,还记述了这个曾经在徐州繁华之极的“小城”(旧时,户部山在城外)的格局。在深入研究了户部山各个大院的布局和建筑特征的基础上,对于家族世系,人文故事,诗词着作也有收录,并配有通过各种渠道收集到的历史文献和珍贵图片,增强了这本书的文献性。这本书的特点如下:

  第一,概述了户部山的历史变迁。书中以大量的文物和历史图片作支撑,史与图相互印证,互为补充,全面反映了户部山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作者通过对历史图片、诗词文章的诠释和赏析,将户部山的人文历史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出来。

  第二,对户部山民居进行了建筑学的分析与研究。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徐州古民居的形成、发展及其独到的地域性,并概括出户部山古民居为“青瓦硬山高围墙,出挑斗栱小回廊”的建筑特征。例如在“户部山建筑文化寻踪”一章中,为了形象生动地诠释户部山古民居的单体建筑、梁架结构、屋面墙体、门窗隔断、雕刻泥塑等,书中收录了建筑细部的照片、线图,为苏北民居研究补充了许多详实资料,对提升户部山古民居的价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书中收集到了许多第一手的文史资料。此书收录了户部山许多大院主人的书法、印章、诗词、着作以及家族老照片,用众多的家族文化来立体地反映户部山地区整体的历史文化。

  “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住在户部山”,这是早年徐州人耳熟能详的顺口溜。但是户部山的民居及其房主人的身世究竟如何,在读刘玉芝女士的《户部山》之前我所知有限。通过此书,我不仅对户部山的民居有了更多的了解,也使我看到了隐匿于财富背后的那些家族的人文故事。比如有的家族在和平时期,或着书立说,倡导新文化;或兴办学校,培育后人,成为文化传承的引领者。而在社会历史的变革时期,他们又勇于担当,体现士族大家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正是这些有血有肉的家族让户部山成为了一座传奇的“山”。

  “一座户部山,半座徐州城”!让那些离我们远去了的历史可以藉由此书重新归来。

  注:本书即将由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其钧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