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其钧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评论】用30年画了一个“圆”从徐州到徐州

2013-12-09 13:58:29 来源:徐州日报作者:
A-A+

  办过大画展,见过大世面的王其钧,对11月30日在徐州美术馆(艺术馆)举行的“盛世长歌-王其钧艺术省亲展”异乎寻常地重视。参展的100多件作品全由他亲自挑选,筛选工作就花了大半年的时间。

  “30多年前从徐州去南京艺术院校时,就希望有回乡办展的机会。前几年,在徐州也办过几次小型展,算是试水之作,这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回归。也算是圆了多年的心愿。”与这位有着耿直秉性的徐州人对话,你能看到一位画家用30年绘就的一个“圆”:起点在徐州,他的书画在此起步;终点也在徐州,省亲展在此圆梦。

  让起点和终点最终重合的是-乡音不改,乡情依旧。

  书画之路从家乡启航

  王其钧从小喜爱画画,早在小学时,他就在科班出身的美术老师门下接受指导。不过,在当时,王其钧并没把“成为画家”当作梦想。因为特殊的社会环境,使人不得不将人生的姿态放得足够朴实,于是画画只被他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保持了下来。

  16岁,正是花样年华,初中毕业的王其钧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被分配到利国铁矿当了一名普通工人。这份在别人看来“很不咋样”的工作,却因稳定、能够自食其力,让他欣喜。不过,命运之神却总喜欢在人们意想不到之时指出另一个方向。彼时,矿上需要画一幅画像,一时找不到人承担这个任务。于是,刚刚工作两个星期,喜好画画的王其钧被要求正式拿起画笔,从此离开以体力求生的第一生产线,成了一名从事画宣传画等工作的工人美术创作宣传干事。

  就像他自己后来所说,“对我而言,把握住机会,在多个领域里努力开拓,是我后来得以在艺术领域立足的关键。”正因如此,他在20岁之前,就出版了多部宣传画和连环画,并进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毕业后又相继进入徐州市文化局创作组、徐州国画院工作。在那期间,他又努力学习国画、书法,无数次进行田野实地考察写生,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等展览并获奖。

  藉绘画之缘步入“建筑”殿堂

  有了初步的成功,从此走上艺术道路,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与水彩画家、壁画家漆德琰教授的偶遇,再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与绘画的缘分划出了一条弧线,途经一座名为“建筑”的殿堂——在漆德琰教授的鼓励下,王其钧于1987年考上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专业研究生,从事壁画设计研究。在这座殿堂里,他与中国民居研究结缘,并将其深深烙印在生命里,无法分割。

  “考入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后,对我真正影响大的是我周围学建筑学的同学。我那时才发现,建筑学这门和绘画同属美术范畴的学科,原来内在的联系是那么近,怪不得文艺复兴时许多画家都做建筑设计。”王其钧说,“我发现了在建筑与绘画之间有一些学术领域是空白,没有人涉及,于是我就‘插足’了。”这些领域既不是建筑学的主体,也不是美术学的主体,因此没有这么多有才华的主流学者的竞争。

  如果说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让王其钧踏上建筑理论研究之路,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白格勒教授则是他确定中国民居研究方向的指引者。

  王其钧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读研究生时,白格勒在那里当访问教授。他们经常一同出去走访察看民间建筑。当时重庆的临江门,在偶然到访的外国人眼中是令人震撼的存在:从山顶俯瞰下去,每个山弯里都布满了传统民居,宽阔的石阶曲曲折折地蜿蜒而下,两侧重重叠叠都是依山而筑的吊脚楼。石阶一直通到嘉陵江边,人们在码头上搬运货物,用竹竿扛着,而后拾级而上,渐渐迎向来者。在白格勒看来,这里是最美的,全世界只有这样的地方最具中国特色,充满了淳朴的质感与历史的厚重。与之相比,那些用钢筋混凝土和玻璃铸成的现代化大楼简直“丑死了”。但是在重庆人看来,旧时临江门是“粪码头”,朽垮垮、黑压压一片,是贫民窟的扮相,最后全部拆除重建了。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白格勒建议王其钧抓紧研究中国传统的民间建筑和民间文化,并指出这应是当时“中国建筑史研究最有潜力的方向”,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后很多传统的东西都会像旧时临江门一样“失踪”。白格勒的指导,使王其钧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从起初仅仅把民居视作绘画的创作素材而转变成了研究的主攻方向。

  在当时,王其钧对中国民居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恰好与当时流行的国外后现代主义寻找文脉、传统的建筑理论相契合。绘画功底对他研究中国民居帮助很大,同时,他也在这些研究理论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着绘画实践,创作了一大批绘画作品,并在《美术》杂志上发表了谈论建筑与绘画关系的《壁画空间论》一文。

  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热爱,使极富传统风情的民居在他的画作中获得了相当高的“出镜率”,王其钧说:“在我的作品中,皇家建筑、江南水乡、徽州民居、山西民居等,常以独立或背景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中。但他们并不是简单的原景再现,在建筑结构上我力求准确,再通过重新设计组合,极力表现出建筑的灵性之光。”

  命运之神总是喜欢与王其钧开玩笑,它将王其钧引上了建筑研究之路,又始终将他留在绘画艺术的空间之中;它督促王其钧追求事业而曾移居加拿大,又用加拿大狭窄的市场限制了他的发展。最终,王其钧于2003年返回了祖国,留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潜心绘画创作与研究。

  乡情是轴心无论走多远都会回家

  王其钧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读大学时是学工艺美术的,因此国画、西画、书法都是他的研究对象。上世纪80年代初在徐州市国画院工作时,北京画院的周思聪先生,是他心目中最喜爱的画家之一。周思聪提出的“国画以书法为基础”的理论对他影响颇深。长期练习书法,使他的国画取得了一种新文人画的意蕴。

  尽管对国画创作有着深厚的心得,但是王其钧并不打算在国画或者油画等单一绘画领域寻求发展,而是希望能够从视觉效果上不断寻求一种体现个人风格的模式。“我的艺术观是不具有排他性的。只要是带着激情去创作的,无论油画还是国画,那只是最终采用的表现手段而已,我的画里时常可以见到二者交互的影子。比如,中国画的省略夸张、浓墨淡彩所强调的精神是可以贯穿到油画中去的。”

  无论画风如何转变,在王其钧的艺术世界里,“中国文化根性”的表达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我创作的基本素材都是来自于生活的本真,虽然外在的表现形式会受到西方艺术的影响,但其核心内涵都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的。如同我们现在虽然穿着西装,但是人还是中国人一样。”在加拿大生活8年的时间里,王其钧每年都要回国四五次,进行写生取材。对他来说,只有扎根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涌现,才会有更多“美”的体验流转其中。

  近年来,王其钧坚持用中国画的写意形式表现中国古代诗词的内容。苏东坡在评论王维的诗画时曾说:“味摩诘(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王其钧说,“诗中有画”,就是诗词中传达的语言信息能够给读者以主观想象中的视觉画面。譬如说王维的诗:“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当人们读这首《山居秋暝》时,脑海中自然会呈现一系列的动态画面,诗词的意境似乎就是给人呈现的视觉形象。

  王其钧认为,用中国画的形式来表现古代诗词的语言信息,就要力求做到“画中有诗”这种境界。也就是在有形的画面中,将视觉无法表达的诗的情趣和不尽之意用意韵的形式展现。

  在王其钧的作品里,鲜少有阴霾的主题,大部分的画作恢弘大气,色调温暖,时刻给人以心灵的激荡。他希望家乡的读者不仅能从视觉感官上享受到美,更能穿透画面,感受到画者内心深处的温暖与宁静。

  “乡情是时刻牵引我的一根线,无论画的多远,舞台再高,总要‘回家’。希望父老乡亲能从我的画中读到温暖,因为家乡给我带来的就是这种温暖的感受。”王其钧说。

  策展人语

  金连平(莫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王其钧教授生于名师之城——徐州,身为**以来具有代表性的60位画家之一,他尤其擅长融汇中西文化要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理念和创作风格。多年的艺术理论研究和丰富的生活积淀,使他始终不盲从世俗,坚持用内心深处的安宁塑造充满审美意趣的作品。

  王其钧教授多次参加诸如第六届全国美展等展览并获奖。就像他所说的那样“对我而言,把握住机会,在多个领域里努力开拓,是我后来得以在艺术领域立足的关键。”

  如今王其钧教授功成名就,不忘家乡的这片热土,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带着他多年的艺术成就返回家乡,为家乡人民献上一场丰厚的艺术盛宴。

  同行者说

  杜哲森(艺评家):

  如果在一个画家的创作中出现了鲜明的独创性,这种独创性又是难以摹仿的,即体现在作品中的技术含量与智慧水准是一般人难以掌控与企及的,这样的画家就该引起我们的注意了,王其钧先生的创作就是如此。

  王其钧先生痴情绘画,但在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艺术理论方面亦深有研究,堪称是一位复合型的学者画家,正是基于这一点,使他不肯盲从当前喧闹一时的背离传统、颠覆经典、抽空内涵、拆解结构,以张扬个性、标榜奇诡为能事的创作倾向。在他看来,毁坏了本真也就扼杀了至美,掏空了内涵也便失去了灵魂。为此,在他的创作中少有扭曲与解构,相反,更多的是建构与整合。用具象写实油画技法,传达华夏文明所崇尚的审美理想,在中、西文化的碰撞对接中,彰显天地造物之大美,就是他矢志不移的创作追求。

 2013年12月2日 《徐州日报》第5版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其钧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