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多半是阴暗、简陋、不讲建筑艺术,甚至是贫困的象征。河南巩县康百万庄园、陕西米脂姜耀祖家宅靠崖式窑洞群却展现窑洞精致格局、极富文化艺术的一面。仅管如此,窑洞仍在一孔一孔消失中,也许将来再也听不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嘹亮的歌声……
六千万人居住的建筑形式
中国目前究竟有多少人在窑洞里生活?这可是个惊人的答案,在黄土高原六十四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生活的六千多万乡村居民,除少数人住在土房、砖房或楼房中外,其余大多数人仍然居住在窑洞内。而在这些窑洞中,又以靠崖式窑洞为最常见。
靠崖式窑洞就是那种在黄土坡上开挖的窑洞,主要出现在山坡、土塬的沟崖地带。窑洞靠山崖而挖进去,前面有比较开阔的平川地,从侧面看,这种地形很象靠背椅的形式。靠崖式窑洞主要分布在甘肃、山西、陕西河南四省。而其中数量密集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河南和陕西两种。为了调查窑洞的现状,我们坐上了去河南巩县的汽车。
离开偃师县一进入巩县的县境,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公里两侧全是房子,不是饭店、商店,就是工厂、住宅,连绵几十公里,几乎看不到田野。我感到好象是在某个大城市的郊区,一点也不像是行进在乡村公路上。我目不转睛的注视著沿途的景色,想找到窑洞民居,可使我十分失望。
到了巩县县城孝义镇我才知道,巩县已改名为巩义市一年了。所谓“巩义”是取巩县和孝义镇两个地名合并而成,民政部批准巩县改市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个是人口多,全县有七十五万人口,另一个原因是工厂产值高,县财政收入近亿元,在河南省数第一位,难怪公路两旁全是房子和工厂。
巩义市在郑州市的西边。黄土高原在河南省沿黄河西岸向东伸展,到郑州市的西部结束。我以前到巩县和郑州来过,在郑州市的西边有一处奇异景观,那就是黄土高原与豫东平原的相接点。高原和平原的交界处是一道十分明显的分界,高原和平原相接的界面是两种地质构造的突变。
在黄土塬边缘的下边是南北向的京广铁路,从铁路上极目东望却是坦荡无垠的千里沃野,在那里就再也没有窑洞了。而回头向西看是拔地而起的黄土塬,巩县就在这黄土塬上。这一地区在我国历史上有著重要地位和悠久的文化史,是两大古都洛阳和开封的中间地带,所以人口密集,密度高达每平方公里五百人至六百人,而且历史久远,人口集中、占地广大的村庄处处可见。
为了全面了解巩县窑洞的情况,我们首先来到巩义市政府,这个市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刘文奎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巩义市群众的生活情况,他说,巩义市仅有土地四十三万亩,全市七十五万人口,人均只几分地,为了生活,农民只好办工厂、搞工业,这是巩县经济发展快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公路沿线都盖起了房子,现在巩义市致富的农民不占少数。刘文奎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前段时间一些大城市采取交钱可以买户口的方法,结果许多农民拿钱去卖,有的一家拿三十万元,给亲属都卖了城市户口,这一消息传开后,县银行在短期内被取走的私人存款达七千多万元,基本都是用于买城市户口的。
我最关心的是窑洞,所以又一次问到窑洞的情况,刘文奎说,由于巩县人口多,经济发展快,而窑洞住宅占地多,人们有钱后又想住楼房,所以,窑洞被拆被填的很多,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久的将来,窑洞在巩县就不复存在了。
为了使我们能调查到典型的窑洞,刘文奎建议我们先去康百万庄园。
有七十三孔窑洞的康百万庄园
巩县康百万窑洞庄园是一座古老的地主宅邸,始建於明末清初,从始建到建成共计二百五十多年。宅邸很大,靠崖式窑洞有七十三孔,房舍二百五十间。在住宅的周围还建有作坊、栈房、饲养场、祠堂等其他建筑,形成一座面积很大的窑洞与房屋相结合的建筑群。
康家在这里的始祖名叫康守信,于明初从山西迁到巩县,发展到第十四代康应魁时,家业已经很大了,曾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康家的土地分布在河南许多县,以及陕西、山东等省。康家光靠土地是不能发大财的,所以还兼营商业。除了在许多地方设立坐商外,康家还通过伊洛河、黄河往山东济南和临沂地区做行商生意,主要是将河南的粮食漕运到山东济南,再将山东的食盐运回河南。这样,康家发了财,才建起了这组巨大的窑洞群。
当时康家有大小船三只,一只是太平船,能容下几百人,主要是在黄河上往返做生意。一只在康百万庄园附近的伊洛河渡口,专备留作自家往返孝义镇采购生活用品和接待客人之用。还有一只船被称为 “大对屁股割子”,容量达十五万斤,在伊洛河、黄河上往返于河南、山东之间做生意。
这样大的船,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当这艘船停靠在山东河岸时,当地人都好奇地过来围观,还饶有兴趣地问船工:“这是谁家的船,这么大?”船工答道:“是河南巩县康家的。”“多大本钱?”“百万两。” 于是,康百万这一名称首先在山东传开,后来人们把康家称为“活财神”。
有趣的是,山东临沂地区家家户户都在门上张贴康财神的像,认为这是真财神,能保佑自己发财。有一幅山东省日照县文化馆收集的,康百万门神像,现在就存放在康百万庄园内展出。
过去每年康家都派船专门从山东往家运一次银子,眷当地人也不知运回多少,只知道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当船行至十多里外的伊洛河口时,先鸣锣通知康家准备卸船。附近的人家听到后,都知道这是康家的银钱运回来了。
康百万庄园离巩义市很近,在城西三公里伊洛河西岸的邙山脚下,和县城相隔一条伊洛河。来到康店村,就能看到在邙山半山腰的一片青堂瓦舍的大建筑群,外围是高高的砖墙,墙上有垛口,就像城墙一样高大。建筑就在这高墙之上。寨墙的周长有一公里多。
庄园初建时只有上面的老院和中院,清朝道光年间(公元一八二—— 一八五O年)才增筑的寨墙,形成城堡式的宅邸。之后又开山扩院建成五个并列的四合院,形成今天的规模。
走近庄园就能看到壁垒森严的寨门
寨门是拱券大门,像城门一样。门洞是一个隧道,地面是倾斜的,外面低,里面高。隧道很长,出了隧道回头一看,下面是幽深的大门洞,上面是一个岗楼。绕过岗楼,就是一个寨上广场。走到崖边向下看,便是刚才大门的外面,地势真是险要,在这里可以凭栏眺望洛河,真是山水宜人的佳地。
相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时,慈禧太后避难西安,曾经在康宅歇息,看到康宅的宏大气魄,也为之赞叹,并赐号“百万”,所以,“康百万庄园”的名称是被官府默许的。
整个庄园背依邙山,前面是一条横过的大路,庄园处于伊洛河滩的第二个阶地上。所以朝向很好,属于风水中的“佳兴佳境”。庄园的城墙实际上就是第二阶地悬崖的堡坎(挡土墙)。这样,台阶地上的庄园不受洪水威胁,又在邙山脚下,接近水源,生活方便。
庄园共有靠崖式窑洞七十三孔,许多窑洞都是被作为四合院中的正房来使用的,而院落中的东西厢房却是硬山顶平房,这说明窑洞是受到康家喜爱的,也被康家看作是等级最高的建筑。
尽管康百万庄园是缝经历代陆续营造,不是一次性统一规划完成的,但总体布局的关系很完整。尤其使人佩服的是营建者能随山坡顺势的巧妙利用自然地形,使每个四合院都有窑洞存在。布局上沿袭了传统的四合院,但又能随地形条件安排出一个又一个的变化丰富的多进院和比连院。使人能在序列空间的变化中感受到一个又一个的不同院落。
最典型的是里院和新院,这两个院的大门里不仅设中门,而且中门是门楼的形式,打开中门,人也看不到院内,因为还有一道屏风门,一般人从左右两边拐入,只有当重要客人来时才开屏风门,使贵宾能长驱直入。后院的东西两厢建楼房,正面山脚崖壁上挖筑砖砌窑洞三孔。正中的一孔最高最深,窑洞是两层的,中间设置木制棚板,这也是康百万庄园最大的两孔窑洞。庄园中最高的窑洞内部为三层。
窑洞的文化气息
人们常常想像窑洞是很简陋的,而且也没有什么文化色彩,其实不然。康百万庄园里院的中门装饰考究,但对于文化人来说,最使人钦佩的还是门上那耐人揣摩的对联。
对联是这样写的:“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 楣额是“克慎厥猷”。这幅对联好就好在包含了好几个典故。“处世无他莫若为善”出自《後漠书·东平王苍传》:“诸问东平王,处世何等最乐?王言:‘焉善最乐’”。意思是为人处世要与人焉善,只有这样才最快乐。
“传家有道还是读书”出自《七修类稿·荒亲》的记载:“因仍荀且,多为异财为小,而忘大义,奈何诗书之家,亦为是耶!”意思是许多人家只顾眼前利益,不舍得花钱教育后代。其实要想使后代人能享福,还是要让子孙好好读书。
横披则是出自《书经·周易·蔡仲之命》:“小子胡(蔡仲名),惟尔率德改行,‘克慎阙猷,”。这个故事是周成王平定了蔡叔的叛乱之后,命令蔡叔的儿子蔡仲继承诸虞国王。周成王对蔡仲说“你父亲背叛了周朝,你应该改行革新,而遵循周文王的德行,你要守其道,慎其行。”“克慎厥猷”的意思是要谨慎地说话办事。
像这样极富文采的楹联在康百万庄园中比比皆是,举不胜举。我问陪同我们的巩义城乡建设局的郝戊申科长:“康百万的后代在哪儿?还在这个村住吗?”郝戊申摇摇头,然后告诉我这样一句颇富哲理的话:“人无三代富。”
郝戊申接著说,民国初年,军阀的战乱开始影响了康家的商路,日本人入侵后,康家就完全断了商路,土地不断地被卖掉,最后已经濒临破产。家人的优裕生活已无法维持,所以就外出去大城市另谋生路。现在康家后代据说在海外,已没有消息。郝戊申还税,土地改革时,康百万庄园的房子没有分给农民,因为这么大的庄园,实在不好分,而且农民住进来,生活反而不方便了。不过家具都分了,地主的东西不分,怎么能体现土地改革的优越性呢!后来庄园辟为博物馆时收回了一部分家具作为展品,但相当多的家具都流失了。
康宅虽然建在黄土山坡上,但规整的砖砌墙体多,而土、石的墙面很少,加上房屋各处细腻的砖雕木刻装饰,色彩深沈富丽,庭院中又用一些名贵的树木进行了绿化,使得建筑艺术风格更显得多了几分豪华。康宅确实是全国窑洞民居中的精品。
康百万庄园再好,知道的人还是不多,巩义市的另一个窑洞可就有名多了,那就是杜甫故居。
据史料记载,杜甫原籍襄隅(今属于湖北省),迁居巩县。关于杜甫的出生地点,尚有不同的说法。不过,以河南巩义市的杜甫诞生地最有名。
杜甫故居在公路边上的一个小村庄里,院落小巧。院门是朝南的。里面有一孔深约十一米的砖砌窑洞,窑洞坐东朝西。当地有关书籍上描述“根据窑顶旧砖的尺度和砌法,可推知此窑在元、明之间曾进行过维修。”并依此推测,这是一孔唐代的窑洞。
其实,这里最早的一块石碑是“唐工部文寅公碑记”,是清朝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杜甫的三十四和三十五代后裔刻制的。依笔者所见,根据这孔窑洞的砖头坚硬完好,没有风化等跡象来看,按照常理,至多也就一百年。而且这孔窑洞砖的尺度和砌法,与巩县其它清末民国建的窑洞基本上一致。
尤其是杜甫窑的正立面用砖砌出的拱券装饰以及横向的檐口装饰,与现在窑洞的形式没有区别。杜甫诞生窑,在文化史上也许有其意义,但对于考察民居的建筑历史,意义不大。
巩义市除了杜甫故居,还有一个杜甫墓,还是全国八处杜甫墓中的一座。据巩义市人大常委会刘文奎主任说,最近他们已请专家学者考证过,接受了邀请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只有巩义市的杜甫墓才是真的。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巩县人希望自己家乡出名的迫切心情。同时也可看出,巩县人热爱杜甫,并乐于接受这样一个大诗人诞生在窑洞里的传说,这是不是在暗示着:窑洞确是受当地人喜爱的一种建筑形式。
窑洞的产生与分布
大风在刮着,风沙漫漫,黄土扬扬。风沙吹得天昏地暗。一年一年的大风沙,就这样一刮刮了几十万年。每次风沙过后,便有一层黄土覆盖下来,经过这难以想象的天长日久的黄土覆盖与积存,在一百二十万年前,我国西北地区形成了一个平均厚度为一百五十公尺的黄土堆积塬。
风沙终于过去,静静的黄土高原,太阳高悬。天上飘来白云,渐渐形成乌云,一声闪电,哗哗地下起了大雨。
黄河东流去,劈开了险恶的地貌,冲过了支离破碎的黄土地…… 厚厚的黄土层,峭壁上生长出了小草……
这不是一个电影剧本,而是国内外地质学家对於黄土高原成因的一种推测,而这种推测已为许多人所接受。
去过中国大西北的人,都听说过这样的话:一年刮风两次,一次就是半年。话虽说得有些夸张,但不亲自领略黄土高原的大风沙,难以说出它的历害所在。根据风成说的论据,我们能看到这样几种现象:从蒙古高原向东南,依次规则的带状分布著戈壁、沙漠、黄土。距荒漠越远,黄土的颗粒越细,比如甘肃的黄土粗,而到河南,黄土则最细。无论哪里的黄土,矿物成份基本相同,而和当地岩石山上的矿物成份,毫不相似。尤其是在各种地貌类型上,黄土覆盖的厚度大致相同。
说得具体一点,中国的黄土窑洞分布区大致有三种黄土厚度:甘肃省黄土厚度在二百至三百公尺;陕北地区,厚度在一百至二百公尺之间;山西省、陕西的关中地区以及河南的豫西地区,厚度在五十至一百公尺左右。
各地区窑洞民居的特点也不一样,简单地说,一孔窑洞有以下区别:
平面:陇东窑洞呈外大内小的梯形;陕北窑洞和山西窑洞平面是等宽形式;豫西窑洞则多外小内大的倒梯形平面。
门脸:陇东窑洞多为一门一侧窗一高窗的土坯前墙;陕北窑洞则是全木的大门大窗:晋南窑洞多为砖木的一门一侧窗一高窗;而豫西窗洞只在砖砌窑脸上开一小窄门,从外观上看不出窑洞的拱顶形式。
剖面:陇东窑洞外高内低;陕北窑洞与山西窑洞内外一样高;而豫西窑洞则外低内高。
装修:陇东窑洞多为土崖面,土窑脸;陕北、山西、豫西窑洞多为砖窑脸。其中晋南和豫西窑洞常见砖砌崖面,并有装饰性的崖檐口处理。从这种装修变化可以看出,农村经济水平自西向东是逐渐提高的。
河南巩县可以算是全国窑洞最好的地区之一。从历史上来看,这里一直是中原文化高度发达的一个地区,至今还有八座宋代的帝王陵墓。我们路过宋太祖赵匡胤的永定陵,来到巩义市西村乡西村村考察。村子是沿着几条黄土沟建立的。现在举目都是新楼房,楼房盖得都像一座座小写字楼,尤其是新楼的院门普遍高大,像是城里工厂、机关的大门,门上面都架一个混凝土的平顶。看来中国百姓历来有上行下效的传统,过去学衙署、官府建筑,现在学办公机关的建筑,什么时候能不讲外表,更注重住宅的室内功能布局合理与讲究建筑艺术呢?看来这有待于全社会文化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新搂房的建立,完全改变了人们的居住观念,一孔孔窑脸考究的窑洞都开始废弃。我在一个个即将被填埋的窑院中参观,见到了许多构思独特的窑洞。
从平面上说,豫西窑洞不是一个直筒子,进去后曲里拐弯,有套窑和尾巴窑等许许多多的形式。从立面上看,青砖从地面一直砌到崖顶,把整面崖都用砖挡起来。从剖面上看,还有的窑洞用木隔板架起,形成楼房的形式。窑脸非常复杂,洞口中大大小小,上上下下,并有猫洞、神龛、灯座、狗屋等凹进去的变化。在西村,我为这些即将消失的优秀窑洞感到惋惜。
古老的窑洞
窑洞当然是从古代的穴居发展而来,但作为目前这种居住形式,究竟有多少年的历史,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有人说在山西稷山有一孔唐代薜仁贵的窑洞,有一千年的历史了,我问有没有史料记载,回答说没有。
我不相信这种传说,不过,《巩县志》上有关“曹皇后窑在县西南塬良保,宋皇后曹氏幼产于此”的记载。明确说明,窑洞在宋代已作为一种居住形式使用了,而且达官贵人也是住窑洞,但这些窑洞都没有保存下来。
到了洛阳市,我们又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城市建设局,这个局的樊保民先生蒂我们去了邙山。
“北邙山头少闲土,仅是洛阳人旧墓”。邙山在历史上的许多朝代都是一个很繁盛的地区。汽车缓缓上坡,驶过了新建的古墓博物馆,驶过了洛阳飞机场,我问道:“快到邙山了吧? 樊保民说:“邙山是上山不见山,我们已经在邙山上了?”其实,这也是黄土塬的特点,很多大山,从远处看很高,但上山后,却是一马平川。
我们来到麻屯乡董村,试图在这个仍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的村落中发现些古老的窑洞。一位姓张的村民把我们带到一个非常古朴、非常破旧的窑洞。
这个窑洞在一个黄土崖边上,有两个院落,两个院落由黄土洞相连,这窑洞院也是钻过一个黄土洞。这个院落的崖面都已经被水冲刷成了一条一条的小沟,所有的门脸都不是规则的形状,好像是被废弃了多年的黄土洞,我们在几个洞内看到几件破烂简陋的木制家具,还有一些破旧的棉被,几只大水缸,其余就没有什么东西了,有的窑洞已经没有东西,只有些破烂被扔在地上。我在巩义市西村乡西村见到最破的窑洞都还有砖砌的门脸和崖面,而这一组窑洞的确是再原始再古朴不过了。
我们看到了房主人,她是一位七十九岁的老太太,叫郭爱亭,她告诉我们,她十三岁当童养媳来到这里,那时这个院子就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住过十辈人。我们大约算了一下,也有近三百年。我们问她家有几口人时,老太太说,就她和她的老头两人了。我们接着问:“你们咋生活?”老太太说:“种地呗,还能干啥。”
原来,老太太小时候,自己家有姊妹五个,都先后死去,等她父亲一死,她没有了活路,就到这家当了童养媳,她丈夫和她一样大,叫张金生。说到这儿,老太太声音哽咽了,连声说:“我命不好哇!”
老太太生有四个儿子,大儿子五十九岁了,在乌鲁木齐当木匠,二儿子五十五岁,在新疆巴楚县当木匠。只有老三、老四在身边当农民。老四于五年前胃出血死了,当时只有三十五岁。老太太说:“孩子们小时候吃不好,胃都落下了毛病,没想到,去年老三也是胃出血死了,那时才四十五岁,这不,窑洞里只剩下俺老两口了。”我们都安静了,嗓子眼里像堵了团棉花。
“大娘,您没有孙子在身边吗?”“嗨!家里穷,老三、老四都没有娶得起媳妇。
“那还有人照顾您吗?老太太耳朵不好,反应有些迟钝,她听明白后说,她还有闺女,嫁出去了,离这儿比较远,不能常来看她。老太太抬手指着那院边的一口地窖说,那里面还有前些天闺女送来的葱。我们看了一下,地窖很深,于是,便摇动辘辘,一会儿,吊上来一个篮子,里面放了一点葱,篮子和葱都很凉,就像从电冰箱里取出的一样。估计是大娘不舍得吃放进去的。
正看着窑洞,老头张金生回来了。大爷的身体还比较硬朗,他放下手里的工具,和我们谈起来。老大爷说,他还能种地,能生活。如果去新疆,几千里路,他们老两口也经不起路上的折腾。看来,老大爷是一个乐观的人。
我们要走了,老俩口都哭了,他们没有眼泪,只是抽泣,因为平时没有这么多的客人来看望他们,我们安慰老人说,有机会还会来看望他们。
从窑洞里出来,我的心被酸楚和惋惜相交织的情感氛围紧紧的揪住。我为他们的生活感到酸楚,也为这十几孔古老的窑洞而惋惜,因为,这些窑洞终将随着两位老人的作古而被废弃填平。
外国人热衷的窑洞研究
现存最大的窑洞在哪里呢?恐怕很难回答这个问题。但陕西省宝鸡市金台观内的三丰洞,据说建于元朝延祐元年(公元一三一四年),是道士张三丰居住的窑洞,距今已有六百七十年的历史。我们此次专门前去调查,了解到这孔窑洞的位置还在原处,但历史上坍塌过几次,所以现在的窑洞肯定是在坍塌以后又向里掏过的。宝鸡市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总工程师万人选说,金台观所在的整个金台区都是滑坡的报警区,现在每天都在观察监视着,如果这个巨大的黄上高山一旦大滑坡,宝鸡老城区都将被埋在黄土之中,当然也就没有张丰洞的存在了。
中国的窑洞研究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建筑系 的侯继尧教授告诉我:“窑洞研究是中国人不热,外国人热。一九八零年,作为中国建筑学会五个副理事长之一的任震英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见到了茶谷正洋教授,茶谷正洋教授提出要中国建筑学会帮助到中国来考察窑洞。当时,咱们自己都还没研究过窑洞,如果日本人来,拿什么去给人家介绍呢?所以,任老回来后,就在兰州开会,成立了生土建筑调研组,让更多的人一起来进行窑洞调查。”
日本专家来中国后,带来了许多仪器,对窑洞的建筑物理指标进行了长时间的测定,日本的一位名叫八代克彦的博士研究生连续在中国工作了两年,专门研究窑洞。日本专家还对中国窑洞的平面、剖面、立面形式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侯继尧当时曾经问过茶谷正洋:“你们日本岛这么小,又没有黄土,你们为什么要研究窑洞呢?”茶谷正洋说,日本虽然有地下商店、地下铁路,但日本的住宅法却不允许普通居民住在地下,他们想通过调查,促使日本政府立法。
为了有更充分的论据,茶谷正洋还改造自己的住宅,在自己的家里向下挖了两层,设计成地下建筑,还设有一个三角形的天井,他把这个地下建筑叫做“三角形窑洞”。据说,日本人直接用“窑洞”这两汉字。
不仅日本人,其他国家的学者也相继来研究窑洞。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吉·戈兰尼( GIDEON S.GOLANY)教授还对窑洞住户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老年人愿意住窑洞,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年轻人不愿住窑洞。青年人不愿住的原因是认为住窑洞不光彩,是贫困的标志,连媳妇都不好找。戈兰尼说,这正好和美国相反,在美国,谁要能有一处地下或半地下的掩土住宅,的确是令人羡慕的事情。
确是贫困人家才住靠崖式窑洞
为了调查靠崖式窑洞,我们来到贫困的陕北米脂县。这里人均占地三亩三分,主要种植小米。但光靠种地的农业收入只能是维持家庭一般水平的生活,要想富不可能,所以,米脂人常外出挣钱。石匠、木匠、银匠被称为米脂三匠,是农民最常从事的副业。但由于传统习惯影响,这里农民都不离开家很远,一般在家种十天地,出去干二十天,到延安等地帮人家砌窑洞,做窑脸来挣钱。
我注意到这里只有旧窑洞才是靠崖式窑洞,而且非常简单,窑脸是用土坯砌上去的,外面抹上黄泥,只留一个方门,根本看不出窑洞的拱券形式。这种形式说起来和河南巩县的有些相像,但品质上相比就差远了。
陕北许多村庄至今也没有用上电,这是因为靠崖式窑洞多数都要沿着沟壑布置,村落分散,没几户人家的一个小村子就要拉很长的电线,一家一家相隔较远。现在都包产到户了,集体没有什么钱,有的集体虽然种植了一些果树,有点收入,但也交不起这么长的输电缘线。
窑洞的分散布局,也给乡邮员带来麻烦。米脂县虽然只有二十万人口,但最远的、一个乡离县城有七十华里。县邮局的邮差隔日出发,骑自行车把信送到乡邮局,乡邮局一般都是三个人左右,两三天去每个村部送信一次,如果遇乡邮员有事,这天去不了,又有急事,就让顺路的人把信捎走。要知道,从村部到每个自然村还有不少路,所以,农民的邮政通讯情况不难想像。
好在目前当地农民不再烧柴了,因为神府煤田的煤在这里五元钱可买到一百公斤,比拣柴还合算。这样,农民不砍树对于植被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农村的男孩一般上学也就到小学毕业,而女孩只上两三年学就算了。对于农民来说,负担最重的还是青年人结婚,除了丈夫家要建三孔窑以外,还需送给岳母家价值七八千元的礼物。
米脂县最有名的窑洞要数桥河岔乡刘家峁村的姜耀祖窑洞庄园了。姜耀祖宅修建在陡峭的峁顶上,具有上、中、下三层院。是一个有几十孔窑洞的建筑群落,门外是十八米高的悬崖,崖上筑以城堡,城堡东北角布置角楼,城垣上面还有碉堡。进入院落要先上一个大陡坡,进入拱形的堡门,然后穿过弯曲的隧道,就可来到管家院。不进管家院,再穿过一个倾斜的隧道,就能到达正院。如果要到宅子外围的土悬崖上,还需再穿过一个倾斜的隧道。
这是宅子的一套防御体系。正院与下面的管家院,也有暗道相连,暗道是隧道形式,里面是陡直的台阶,由于便捷,现成为院内居民爱走的近路。
姜耀祖宅在总体规划构思上,完全利用了地形,融于自然,宛如天成之趣。更重要的是建筑的艺术性非常高。当我进入庄园的洞堡门,爬越陡峭的蹬道时,完全感到是在登攀古城镇中的城楼。进入一个院落,拐弯再进入另一个院落时,一下在感到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这种步移景异之感,如同身处园林中一般。最后进入正院的前庭,迈过石刻的月洞门,那空洞序列的变幻,使人心旷神恰,心中暗暗叫绝。这时,正面是高高在上的垂花门,门的两侧各有一个神龛,一边是灶王爷,一边是土地爷。登上垂花门,便进入雕琢精致的窑洞四合院。姜耀祖庄园的这种层层跌落的庭院,粗精得趣。细部十分精到,不谈那月洞门上让人赞不绝口的石雕,就是管家院的几个用巨大的整石料雕刻的牲口槽,都吸引得我反复玩味,为这偏僻之地有这样的艺术品而惊叹。姜宅的建筑构思是先抑后扬,收放兼得,一般山岳中的古刹寺观,也难有这种古朴苍劲的意境。
这个宅子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房主姜耀祖于民国十七年去世,其子姜辅文于1947年土地改革时去世,土改后,房子分给了许多户农民,姜耀祖家的后代只住八孔窖。
我看望了住在东屋的姜耀祖的孙子,七十九岁的姜有齐的窑洞,窑洞空间利用很好,到处是壁橱和暗橱。姜有齐说,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几乎都在外地工作。他本人是农民,靠各地为生。我问家里洞天福地有没有姜耀祖的照片,他说,文化革命中害怕别人抄家,自己都烧了。
姜耀祖宅和巩县康百万庄园的防御体系上非常接近,但建筑形式却不相同,姜耀祖宅除正院的前院有几间平房外,其他都是窑洞,不像康百万庄园平房占有很大的比例。再就是姜耀祖宅窑洞大多数是掩土建筑,是用砖发券后又重新覆盖的土,而康百万庄园的窑洞是地地道道的黄土崖上掏进去的靠崖式窑洞。
姜耀祖是一个有钱人家,他在一百多年前就建起了掩土窑洞,现在的农民都开始富起来了,所以,他们新建掩土窑洞,而废弃掏挖的靠崖式旧窑洞,也应该是无可非议的。
ISSN 1012-2729 大地地理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台湾)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