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禅悟道,首先要有一颗“清净心”;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也需一颗意愿修行的心灵。
结识王其钧老师源于一次偶然的聚会,从小小手机屏幕上刚分享到他的画作,惊喜之情油然而生。
他的画里,让我清楚地感到了“清,净,新”。
也确信不疑:我此刻面对的,正是一位融汇中西画道的修行者。
王其钧老师的山水画作,繁而有序,密却抒怀;树木一枝一叶健康挺拔,群山则散发着厚重的生命,力道遒劲的曲廻构图,是大自然沉默的宽广,悠古之中生机盎然。
较以往的山水画,我感觉“王氏山水”不像是毛笔柔韧的点触,而似钢锥般的雕啄,焕发着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塑的理性与鲜活;整体到局部,清清楚楚。
王老师油画的质感,过目难忘。
一个个色彩诉说着醇厚的情感,春情的绿,霞光的金,草房的沉褐,湖水的忧蓝。
大块的涂色,移情的构图,视觉场景直接唤醒了观者的心灵;无需解释,不必反思,这就是视觉艺术追求的表达,是一种真诚,清晰,独特的表达。
民国黄侃,曾斗胆问恩师章太炎先生:“吾师以为,美女最重要的是什么?”
章太炎缓缓答道:“传情之双目。”
黄侃哈哈大笑,“谁说吾师不懂美女,一语中的呀!”。
我认为王老师也是在这一点上抓住了,传情。
油画领域,应是他锐意创新的一块园地。
栩栩如生的一系列人物,那眼神,表情,身姿动态,总在用一种不寻常的方式说着什么。这奇异的色调与线面组合,让低语欢笑近在耳畔,却又恍如梦境之远。
最爱还是王老师的白描,每一幅都令我赞叹不已。
王老师白描呈现的民宿,会令我们直呼:“这就是能养生休闲的最佳环境!”恨不得立刻步入幽径小巷,触摸那有生命信息的岁月痕迹。
一石一木,显出古朴,一砖一瓦,透着呵护;简简单单的黑线与留白,不经意间就捕捉了东方大美的神韵;这土木石结构的质地,幽静古镇的气息,跃然纸上。
正是这恍如隔世的环境里,一对对恩爱夫妻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生活,顽皮的孩童,在院落追逐着小狗;满面皱褶的老人,在微笑中望着夕阳西下;正是在这乡土气息的城镇里,书桌旁,一位位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志托鸿鹄,胸怀天下,从格物致知,修身齐家,从边城一步步走向治国平天下的男儿伟业。
极高密度的景象传递乡音,人与景物的空间下,呈现着纯净。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笔墨气存有无间;这或是与中国工笔一丝不苟一脉相承吧。
认识王老师的朋友,对他清秀俊朗,温润内敛的气质都印象颇深。他深邃明亮的眼光中,闪动着坚定与遥阔,他定然看到了我们目不能及的很多很多……
稍显单薄的身体下,跳动着一颗年轻,蓬勃,炙热的心。
在艺术的道路上,王其钧老师一定给自己提了很高的要求:如何洋为中用?如何古为今用?此般艰深课题,这位学者型的艺术家,当可窥得其中奥妙。
寻宝之路,是一条荆棘之路,又恰恰是艺术家唯一的修行之路。
作者:康胜
2020年2月3日初稿
2020年2月4日定稿于新疆昌吉翡翠苑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